長期以來區域內醫療資源分散投資,低水平重復投資,極大地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這種狀況不利于衛生事業發展。探索和實踐"區域內醫療資源整合",是一種新的思路,符合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的方向。目前,快速發展的診所和社區門診只需應對常見病和??撇?,沒有能力也沒必要設立全面的檢驗室;一些醫院由于標本量有限,出于檢驗成本等考慮,不得不等待足量的標本統一檢查,不能滿足臨床快出結果的要求等,這都是醫學獨立實驗室和區域檢驗中心發展的機遇。區域內醫院檢驗科相關的醫療資源配置具有典型性,不論醫院大小,投資的儀器設備總還是面面俱到的,但由于各基層單位業務量相對較小,標本量的不足最終使儀器設備閑置浪費,也使檢驗成本難以控制和檢驗質量難以提高。檢驗質量的水平差異使得檢驗報告互認困難,導致患者在各家醫院重復檢查增多。因此,檢驗相關資源的區域內整合是值得嘗試而且可行的,是能夠多方獲益的!同時,重新配置全區域檢驗相關的醫療衛生資源,包括人員,杜絕閑置和浪費,不再低水平的重復投資。此舉除了能使衛生資源配置趨于合理外,還能促進統一全區域檢驗項目和檢驗報告,做到檢驗報告互認,減少重復檢驗,提高檢驗質量。最終,使患者和醫院都受益。新的檢驗中心將不僅僅服務于某一家醫院,將作為全區域的檢驗中心相對獨立運行,承擔全區域的大部分檢驗工作,這種在醫院的檢驗科基礎上獨立出來,形成專業化、商業運作的集中檢驗模式,不但能提高臨床檢驗水平,方便病人,也便于主管部門對臨床醫學實驗室的統一質量控制和管理。衛生部門有關人士認為,這一檢驗模式的出現,順應了中國醫療制度改革方向,適應了社會及經濟變革趨勢,必將對我國醫療管理和臨床檢驗模式帶來巨大的變化。
在浙江以區縣人民醫院檢驗科為中心服務于區縣所有醫療機構,是國內較早的實現國有資本的區域化集中檢驗的區域檢驗案例,創造了中國面向市(縣)鄉一體化的第三方檢驗資源集成服務模式的先河。各個醫療機構由于系統建設較早,隨著臨檢中心的發展以及區域檢驗業務的不斷深入,目前信息平臺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 缺乏對檢驗業務數據進行集中存儲和管理的檢驗數據中心;
2) 缺乏檢驗基礎數據的雙向同步和管理機制;
3) 缺乏對各個醫療機構LIS系統的統一管理;
4) 缺乏各個LIS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平臺,系統擴展性差;
5) 缺乏統一的全區域標本流轉管理及監控平臺;
6) 缺乏對全區域檢驗質控數據的統一管理;
7) 臨檢中心缺乏對下屬醫療機構的質量統一管理;
8) 下屬各個社區醫療機構的LIS采用傳統的C/S架構,不便于日常管理和維護;
9) 臨檢中心LIS系統在檢驗過程監控以及實驗室管理方面有很大的缺失;
10) 實驗室引入了先進的全自動設備未能完全集成,形成全自動化的實驗室。
要求和目標
改進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模式的集成,建立向第三方實驗室的互助式協同服務模式、面向市縣鄉一體化的第三方檢驗資源集成服務模式,以及服務于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快速反應實驗室的服務模式。一方面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減少重復投資造成的浪費,另一方面通過代理檢查檢驗,解決社區醫院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同時還可以輔助醫生進行醫療診斷,提高診療水平,減少誤診誤治率。
改進面向市縣鄉檢驗服務一體化的服務模式:面向市縣鄉檢驗服務一體化,帶動市縣鄉醫療機構在檢驗資源方面的相互支持、相互調配,從而達到帶動區域整體檢驗水平的提升,降低國家投入,達到醫改強基層目標的作用。(1)實施業務一體化管理:根據縣級和鄉級醫院的輻射范圍,建立相應的檢驗中心,進一步發揮市級檢驗中心的技術、設備、管理優勢,將縣鄉區域檢驗中心納入到市級醫院的統一管理中,并且不同的檢驗中心發揮不同的功能作用。(2)建立一體化信息系統 :利用信息化技術,將市縣鄉各級檢驗中心置于統一的信息系統下面,做到數據的互聯互通,將以前的病人圍繞醫院,變成醫院圍繞病人。(3)實施人事一體化管理 :在現行人事政策條件下,由檢驗中心根據崗位職責要求、各級檢驗中心的功能和檢驗人員特點對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考評以及統籌管理,實行人員柔性流動。(4)實行采購一體化管理:市縣鄉各級檢驗中心的試劑和耗材進行統一采購和管理,降低成本,保證質量。 研究面向社區醫院的主動快速的檢驗服務模式:面向社區醫院的主動快速的檢驗服務是在一定區域內設立專門服務于社區衛生站、社區醫院等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第三方快速反應醫學檢驗實驗室,通過社會化、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服務,可對社區醫療形成資源和技術支持,及時解決常規醫療中需完成的檢查檢測項目,在整合醫療資源、節省經費開支、提高技術水平、規范質量管理、提升社區醫療水平等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為社區衛生服務提供足夠的保障和支持。
根據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總體方案建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所應該具備的基礎條件,包括:人力資源成本、人員管理和培訓教育、環境控制、設備資源條件和管理、信息鏈、標本物流環、檢驗材料試劑供應、檢驗方法評估和更新、質量控制和保證、結果互認和共享。
根據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流程監管和體系標準化,建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業務流程的監管和體系標準化,從而形成規范、標準的數據存儲和表示標準,為實現監管、質量管理、檢驗的一體化提供基礎。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推動醫療信息的標準機制和標準化體系研究,促進醫療信息的共享。
構建先進的信息平臺整體架構設計,信息平臺整體根據檢驗流程進行搭建,涉及檢驗分析前、中、后各環節,及各機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實時交換,并進行信息跟蹤和質量監控?;玖鞒汰h節包括:醫囑申請、樣本條碼產生、樣本采集信息記錄、樣本轉運跟蹤、樣本接收確認、樣本檢測記錄、結果審核、結果多級回報、結果解釋等。
平臺特點
1) 搭建區域檢驗中心平臺。建立各個實驗室、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LIS數據存儲和傳輸系統,實現與區域性區域健康檔案平臺中的檢驗數據中心互聯互通,支持全區域LIS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存儲及共享。
2) 對全區域實驗室檢驗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為行政決策、檢驗項目地區參考值制定以及科研提供支持。
3) 支持區域檢驗質量的實時監控與評價。
4) 統一建設覆蓋全區域實驗室范圍的檢驗知識庫,建立統一的報告審核標準,提高小型醫療機構的報告審核水平。
5) 支持區域醫學數據教育和培訓平臺的建立。
6) 建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信息資源目錄和檢驗業務協同流程。
7) 實現了不同類別檢驗項目結果互認的方法、步驟和關鍵指標。
8) 系統采用先進的多層體系架構,充分考慮到系統今后縱向和橫向的平滑擴張能力;必須是構件化、面向對象的,可做到靈活擴展,完全支撐第三方醫學檢驗的信息系統架構設計和實現方法。
9) 實現了按照不同模式的第三方醫學檢驗載體的組織架構和資源配置。
10) 具有前處理及流水線連接技術能力。
11) 符合ISO15189實驗室認可。
12) 支持LOINC、ICD-10、SNOMED以及國家標準代碼和客戶自定義代碼;支持基于CDA、XML 消息的數據傳遞機制;符合IHE 基于XDS 的檢驗報告集成規范、IHE 文檔就緒通知集成規范;對Web Services的全面支持;提供靈活的應用構建/部署架構和開放的應用編程接口,提供檢驗報告展現工具(如API, Web Services等)給醫院其它應用系統調用;提供基于SOA架構的服務,實現跨系統間數據交換和業務流程整合。
13) 系統應提供7×24小時的連續運行,平均年故障時間:<1天,平均故障修復時間:<1小時;并能提供能繼續運行的應急方案(單機版);系統安全特性、訪問控制須到頁面級;具有較強的系統安全性和災難恢復能力。
系統架構
杏和區域檢驗業務協同平臺包含:檢驗數據中心、數據交換平臺、檢驗中心(實驗室)LIS系統、區域(云)LIS、終端(云)LIS客戶端。各個醫療機構的LIS、各檢驗中心(實驗室)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同檢驗數據中心進行數據交互。
其特點是:擴展性好,各個系統獨立性強,不互相產生干擾;平臺兼容性強,便于不同系統或平臺之間的融合和集成。
成就
2008年在浙江省余姚市完成了國內第一家區域檢驗業務協同平臺建設,實現了余姚市域范圍內30多家醫療機構間的檢驗業務協同,2002年獲得了時任衛生部陳竺部長高度評價;
2009年在江蘇省常熟市完成了國內第二家區域檢驗業務協同平臺建設; 至今已在全國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上海市、北京市、陜西省、四川省、重慶市、新疆自治區等十多個省份完成了將近50個城市的區域檢驗業務協同平臺建設,市場占有率高達80%已上;
2002年獲得了國家創新基金資助。